很多人听说区块链都是从比特币开始的,甚至不少人认为比特币等同于区块链,区块链只是一个统称,就和互联网一样,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第一个成功应用。

比特币共识机制是Proof-of-Work(简称POW)工作量证明,通过计算破解数学难题来考核工作量(类似填空题,答案早就有,就看谁先解答出来)简单来说就是多劳多得,谁的计算能力更高,获得区块奖励的概率就越大。

参与比特币挖矿最大的成本不是矿机投入,而是源源不断电力成本,这种机制对资源,能源消耗是非常惊人的。

比特币的价格,决定了矿工是否会继续挖矿,如果价格跌破矿工的成本价,很多的矿工就会关闭自己的设备,当然如果控制价格,就能够控制比特币,也不是这么回事。

因为每个人的用电成本是不一样的,甚至可能还有免费电力资源的节点,整个系统运行的节点数量少了,那么对于剩下的节点来说,他们就可以分得更多。

大家都要挖,平均算下来,分的就少,如果币价下跌严重就会出现开头说的,关机,矿机论斤卖,偷电之类的。

相信大家都知道区块链挖矿需要算力,其实也是因为POW这种共识机制,实际上区块链只是记录数据的一种技术,通过密码学和代码学组成的自动运行的系统,主要是记录数据,保障数据安全与可信记账系统,这个系统记账实际上是不需要算力的。

比特币系统只是通过POW机制,让大家通过破解数学难题,提供工作量证明,以此来作为系统原生代币也就是bitcoin的分配方式,谁的设备算力更高,运行速度更快,谁就有更大的概率优先获得区块打包奖励,每个区块打包奖励包括当前区块奖励的BTC以及这个区块内产生的矿工费

在比特币的生命周期中,将会有21,000,000个比特币被发行。所有的比特币均来自创建新区块时对矿工的奖励。

第一个创世区块的奖励设定为50个比特币,此后每新建210,000个区块,奖励减半。

也就是说,从区块高度1开始,一直到区块210000,这中间的区块每个打包奖励是50个BTC,区块高度210000以后,每个区块奖励就减半为25,以此类推每个对应周期区块奖励为12.5-6.25-3.125……

比特币系统平均每十分钟就会产生一个区块,每挖出2016个区块系统会根据全网的算力,进行难度调整,算力越高,给大家出的数学难题,难度就越高,就是为了让保持平均十分钟左右一个区块的产出。

或许会有伙伴提出质疑,为啥我去挖比特币,一天能挖0.00000几,怎么不是你说的一个区块好多个比特币,那是因为你只是参与了别人的矿池,为矿池提供算力支持,而不是直接接入的比特币的系统。

比特币最早几乎是一帮做技术的程序员,大家弄着玩,使用普通的电脑就可以去参与挖矿,后来随着比特币的价值提升,大家发现如果用专业计算的GPU,性能更高的显卡,能够比普通电脑挖的多得多,后面就产生出来矿机这个市场。

通俗易懂的来说,POW机制,谁运行速度更快,算力越高,谁就比别人挖得多,这就导致了大家都会为了想多挖比特币,而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设备性能,引起竞争

这种机制,会造成大量的社会资源,能源消耗,POW机制对能力资源的消耗是非常惊人的,别认为这个好像和自己没有啥关系,因为挖矿,显卡,内存CPU都涨了多少了?实际上也影响到了每一个人。

区块链技术想要大规模普及应用,如果使用POW这种共识机制,很明显,整个社会是无法承受这种资源能源消耗的。

前几个月的比特币耗电指数显示,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为121.36太瓦时。早在2017年,全网算力还没有那么高的时候,比特币“挖矿”使用的电量就超过了29.05太瓦时。有矿场老板表示,其装有5000台蚂蚁S9矿机的中型矿场,仅机柜一个小时便要消耗6500度电。

如此耗能的挖矿机制,显然不符合国内碳中和的目标,国内矿场搬迁到国外,挖矿的还是那些人,用的是别人家的电,挺好的。

挖矿只是系统的激励机制,是鼓励大家提供设备参与系统数据记录,系统会按照共识机制,以截止时间内发生的转账数据打包编号成区块,依次排列记录,按照系统要求,符合出块条件的节点,谁先完成全网广播,谁就获得了这个区块的打包奖励和区块内产生的矿工费。

系统原生代币,是这个系统的价值体现,就类似于这个系统的数字股份凭证,未来一旦这个系统被大量应用,就会非常有价值,所以大家形容为挖矿。

而挖矿只是系统分发系统原生代币给大家的奖励,比特币系统只是按照工作量证明,给大家进行原生代币发放,是因为需要计算破解数学难题,才需要算力,并不是说你计算出来了什么未知的难题。

计算的答案早就有,就像考试,填空题,谁计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,谁就拿走奖励,这样的方式比较公平,但是也引起节点竞争,大家都拼命的提升自己的设备性能,造成大量的资源,能源消耗的社会问题。

创作不易,望大家多多转发关注,欢迎看好区块链技术未来发展的伙伴留言评论,一起学习交流!

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GOC2TQAJ0545AHQN.html

THE END